智能工厂物流的智能化会减少人力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智能仓储管理:智能立体仓库利用自动识别、自动引导等技术实现物料的智能化仓储管理。通过IWMS集成仓储管理系统将智能立体仓库中的叉车、AGV小车、堆垛机、手持读写器、穿梭车等设备进行整合统一管理,配合RFID技术,实现物料全自动出入库操作,并实时监控仓库内物料的库存情况。这大大减少了人力在仓库管理中的投入,如货物的搬运、盘点、出入库登记等工作都可由自动化设备完成。
自动导引搬运车辆(AGV小车):AGV小车是一种在地面行驶的无轨自动搬运车辆,利用导航技术自动完成货物的搬运工作。目前主流的导航技术为磁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AGV小车搬运灵活,能够自动运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搬运效率。例如在一些大型工厂中,AGV小车可按照预设的路线在各个车间、仓库之间运输货物,无需人工驾驶车辆进行搬运。
柔性物料传递总装线:柔性物料传递总装线主要由自动传输装置、可编程机器人、AGV小车组成,并与MES制造执行系统完美对接。自动传输装置负责将物料准确快速运送到指定工位,可编程机器人根据MES发布的指令对物料进行加工,再通过传送带或AGV小车将加工完成的零件自动搬运至指定地点。相比传统装配线,柔性物料传递总装线具有配送精准、灵活性好、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可大幅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企业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精准的物流计划、调度和决策,提高物流运作的可视化、透明化程度,减少了对人工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需求,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车货匹配平台:针对传统货运信息不畅、运行效率低下、成本高企的问题,车货匹配平台利用互联网将线下车源、货源等进行整合,并在线上发布信息进行精确匹配,由此解决物流信息不对称性问题,降低空驶率和等待时间,节省相应能耗,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在车货匹配过程中的工作量。
智能化决策与管理
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对物流数据的深度分析,企业可以实现更科学、精准的决策,如优化供应链布局、调整物流配送策略等,提高物流运营效率。这些决策过程可以借助智能化的算法和模型进行,减少了对人工经验和主观判断的依赖,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在决策环节的投入。
智能调度与协同管理:在智能工厂物流中,各环节之间的协同调度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物流设备、人员等之间的互联互通,企业可以根据实时的生产进度、设备状态、物流运输情况等信息,进行智能调度和协同管理,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减少了因信息不畅或协调不当导致的人力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