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撞与防撞安全
障碍物检测
安装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实时检测前方障碍物。
检测范围需覆盖AGV运行路径及周边区域,确保无盲区。
防撞条与缓冲装置
在AGV车体四周安装物理防撞条,当发生碰撞时触发急停信号。
缓冲装置可减少碰撞冲击力,保护人员和设备。
紧急制动系统
配备紧急制动按钮,操作人员可在紧急情况下手动触发急停。
制动系统需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确保在0.5秒内完成制动。
二、电气安全
绝缘与接地
电池组、电机、控制器等电气部件需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漏电。
接地系统需符合国家标准,确保电气安全。
过载与短路保护
在电路中安装熔断器、断路器等保护装置,防止过载和短路引发火灾。
电源管理系统需实时监测电流、电压,异常时自动切断电源。
电池安全
锂电池需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测电池温度、电压、SOC等参数。
电池组需具备过充、过放、过温保护功能,防止热失控。
三、机械安全
车体结构强度
车体需采用高强度材料(如铝合金、碳钢),确保在承载和碰撞时不变形。
关键部件(如驱动轮、转向机构)需进行疲劳测试,确保长期可靠性。
运动部件防护
驱动轮、传动轴等运动部件需安装防护罩,防止人员接触。
防护罩需符合IP等级要求,防止灰尘和液体进入。
货物固定与稳定性
移载系统需设计货物固定装置,防止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滑落。
AGV在转弯或加速时需保持稳定性,防止侧翻。
四、环境安全
防尘与防水
AGV需具备IP等级防护(如IP54),适应灰尘、潮湿等恶劣环境。
关键部件(如电机、控制器)需密封设计,防止内部损坏。
防滑与抓地力
车轮需采用高摩擦系数材料(如橡胶),确保在湿滑地面稳定运行。
驱动系统需具备防滑控制功能,防止打滑。
温度适应性
AGV需在-10℃至50℃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电池、电机等部件需配备散热或加热装置,确保在极端温度下性能稳定。
五、软件与通信安全
导航与定位安全
导航系统需具备冗余设计(如激光+视觉导航),防止单一传感器故障导致失控。
定位精度需达到±10mm,确保AGV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运行。
通信安全
采用加密通信协议(如Wi-Fi 6、5G),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通信系统需具备抗干扰能力,确保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稳定运行。
软件可靠性
运动控制软件需经过严格测试,防止逻辑错误导致失控。
需具备故障诊断功能,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报警。
六、人机交互安全
操作界面安全
操作面板需具备防误触设计,防止误操作引发事故。
需配备声光报警装置,提示AGV运行状态(如启动、急停)。
人员培训与标识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AGV的安全操作规程。
AGV运行区域需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止人员误入。
七、应急与维护安全
应急处理机制
需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在火灾、碰撞等事故中的处理流程。
AGV需配备灭火装置(如干粉灭火器),防止火灾蔓延。
维护安全
维护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护目镜)。
维护时需切断电源,防止触电或机械伤害。
八、合规性与认证
符合国家标准
AGV需符合GB/T 20721-2006《自动导引车通用技术条件》等国家标准。
需通过CE、UL等国际认证,确保产品合规性。
定期检测与更新
需定期对AGV进行安全检测(如电气安全、机械强度)。
软件系统需定期更新,修复安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