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GV小车与AGV小车的核心区别总结
一、定义与基本特性
RGV(Rail Guided Vehicle)
全称“有轨制导车辆”,需沿固定轨道运行,常见于高密度仓储场景。
特点: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但灵活性较低。
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全称“自动导引运输车”,通过电磁/光学导航自主规划路径,无需轨道。
特点:智能化程度高、适应性强,支持柔性化生产。
二、运行模式与灵活性对比
路径依赖
RGV:依赖固定轨道,路线改造困难,适用场景受限。
AGV:通过调整磁条或软件地图即可改变路径,适应动态需求。
灵活性与扩展性
RGV:仅支持单向或环形轨道运输,扩展性差。
AGV:支持多向避障、360°全向移动,适用于复杂物流环境。
三、成本与维护差异
初期成本
RGV:硬件以国产标准件为主,成本低(约数千元)。
AGV:依赖进口元器件(如激光雷达),成本较高(通常数万元)。
维护复杂度
RGV:故障点集中在轨道系统(如滑触线),维护简单。
AGV:需定期维护导航系统、电池及传感器,成本较高。
四、典型应用场景
RGV适用场景
高密度立体仓库、生产线定点物料运输。
案例:钢帘线车间工字轮搬运,需精准停靠的固定路线作业。
AGV适用场景
柔性化生产线、动态仓储(如电商分拣)、复杂环境(多障碍物)。
案例:汽车制造车间零部件配送,需灵活避障和路径优化。
五、技术升级趋势
RGV:优化轨道材料(如铝合金)提升运行速度,支持多车协同。
AGV:融合AI算法(障碍物识别)、多传感器(激光+视觉)实现高精度导航。
总结与选型建议
选择RGV:若场景固定、预算有限,且需高稳定性(如冷库、高粉尘环境)。
选择AGV:若需灵活路径、智能化升级(如24小时无人化作业)。
混合方案:部分场景可结合两者优势,如RGV负责主干运输,AGV处理末端配送。
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厂商手册(如倍加福传感器指南)或实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