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充电安全要求涉及电气安全、机械防护、环境管理等多个维度,需结合国家标准(如IEC 62619)和实际应用场景综合设计。以下是核心要求分类说明:
一、电气安全要求
过载与短路保护
充电设备需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功能,电气系统需符合IEC 62619等标准,防止因电流异常引发火灾或设备损坏。电池管理系统(BMS)
需集成电池状态监测、过充/过放保护、温度监控等功能,实时调整充电参数,延长电池寿命并防止热失控。防触电设计
充电连接器需采用防触电结构,电池接线点需满足IP2X或IPXXB防护等级,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件。
二、机械与结构安全
设备稳固性
充电桩需固定于地面,结构稳定且外壳防护等级≥IP54,适应车间粉尘和湿气环境。障碍物检测与制动
AGV需配备障碍物检测装置(如激光雷达、接触式传感器),在检测到障碍物时0.2秒内制动,且制动系统需满足最大负载下的紧急停止要求。防爆与防腐蚀
充电区域需使用耐火材料(如防火墙、非易燃地面),设备接口采用密封板或自动闭合结构,防止粉尘和湿气侵入历史对话。
三、环境与消防规范
通风与隔离
充电区域需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并与其他作业区物理隔离,降低交叉作业风险历史对话。消防设施
需配置灭火器、消防栓,并定期维护;建议设置独立充电区,配备防火门和耐火天花板,延缓火势蔓延历史对话。
四、充电过程管理
智能监控系统
需实时监控充电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支持故障自诊断与报警(如通信超时、触点粘连),并通过远程管理平台同步数据。操作规范
充电桩需设置急停按钮(红色标识,黄色背景),紧急情况下可快速切断电源;用户需遵循操作指引,禁止私改线路。
五、维护与应急措施
定期维护
需检查充电枪头、电池连接状态、冷却系统等,清洁设备外壳并处理线路老化问题。应急响应
制定火灾、触电等紧急预案,配备绝缘工具和急救设备,人员需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
总结
AGV充电安全需从设备设计、环境规划、操作流程三方面协同保障,尤其需重视BMS系统、消防隔离和智能监控的整合。具体实施时可参考《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工信部标准)和AGV的CR认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