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小车(自动导引车)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都是现代物流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AGV小车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导引技术:有预设参照介质的导引技术发展日趋成熟稳定,如磁条导引、二维码导引、反射板导引等在国内外厂家的AGV小车产品上被普遍应用,成本逐步下降,在各行业有成熟应用。无预设参照介质的SLAM导引技术是当前研究热点,具有无需其他定位设施、路径灵活多变、能适应多种现场环境等优势,未来有可能取代传统导引技术成为主流导航方式。
功能多样性:AGV小车功能呈现多用性发展,市场对其适应能力、功能要求、定位精度、承载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国内AGV小车企业普遍产品载重能力在3吨以下,但10吨以上甚至几十吨搬运能力要求的AGV也有一定需求,不过在车型功能多样性方面,国内相对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智能化程度:AGV小车将更多地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使物流系统的感知能力、自主决策能力得以提升,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例如,通过与MES系统、WMS系统相结合,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高效、准确、灵活地完成物料的搬运任务,提高生产的柔性度及仓储的智能化。
应用领域及市场规模:AGV小车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在智能工厂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柔性生产线和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市场企业整体销售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AGV/AMR)数量增长迅速,2021年度较2020年增长75.61%,市场销售额达到126亿元(海外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64%,且在一些细分与创新领域应用超过预判,海外市场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彰显出中国工业移动机器人的竞争力。
RFID技术发展水平评价
技术优势及应用普及度:RFID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需接触、无需可视、可完全自动识别化等优势,在适用环境、读取距离、读取效率、可读写性方面的限制相对较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零售、物流、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在服装零售行业用于解决库存高、补货不及时等核心痛点,在无人零售中也使得其需求量增长。
频段发展趋势:在中国市场,高频RFID技术应用是行业发展主流趋势,而超高频则是未来发展趋势。超高频RFID将在鞋服新零售、无人便利店、图书管理、医疗健康、航空、物流、交通等诸多领域不断普及、发展,未来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突破口。
产业链发展:国内RFID高频产业链经过数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不断完善,并可以比肩国际水平,成为这一市场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国RFID高频技术的持续突破,越来越多的RFID企业将出海与海外巨头厂商角逐市场份额。
与其他技术的融合:RFID技术与AGV小车磁导航等技术结合,可实现AGV小车的精准定位和高效作业,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智能工厂的建设和发展。
综合对比
对比维度 | AGV小车技术 | RFID技术 |
---|---|---|
技术成熟度 | 有预设参照介质的导引技术成熟稳定,SLAM导引技术是研究热点 | 技术成熟,应用广泛,超高频是未来发展趋势 |
功能多样性 | 功能呈现多用性发展,对适应能力、功能要求等不断提高 | 主要用于识别和追踪,功能相对单一 |
智能化程度 | 与互联网、大数据结合,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 |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重要组成部分,为智能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
应用领域 | 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是智能工厂关键设备之一 | 应用于零售、物流、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 |
市场规模 | 市场销售额增长迅速,海外市场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 随着应用场景拓展,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发展趋势 | 导航方式无轨化、与无人驾驶等技术融合发展 | 超高频RFID普及、与其他技术融合推动物联网发展 |
总体来看,AGV小车技术和RFID技术在各自的发展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智能物流和自动化生产的发展。AGV小车技术在导引技术、功能多样性和智能化程度方面不断创新和提升,而RFID技术则在应用普及度、频段发展和产业链完善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两者的结合为实现高效、精准、智能的物流和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