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激光避障传感器核心解析
AGV激光避障传感器是实现自主导航与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通过激光测距技术实时检测周围障碍物,结合算法规划安全路径。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工作原理与技术类型
测距原理
TOF(飞行时间法):通过计算激光脉冲发射与反射的时间差确定距离,精度高、响应快,适用于工业场景。
三角测距法:利用激光器与CCD探测器间的几何关系计算距离,成本较低但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较弱。
技术分类
单线激光雷达:扫描平面障碍物,成本低、易部署,满足大部分AGV避障需求。
多线激光雷达(如3D):支持立体空间建模,可识别高度信息,适用于复杂环境(如不平地面、低反射率物体)。
二、核心参数与性能要求
关键指标
检测范围:通常0.05–8米,特殊型号可达10米以上(如KILS-F31支持8米±3cm精度)。
视场角:水平覆盖120°–270°,垂直视场角根据需求调整(如DE-4311为120°)。
响应时间:≤50ms,确保实时避障。
防护等级:IP65/IP67,适应粉尘、潮湿环境。
环境适应性
抗强光干扰:采用多级滤光技术,确保室外或高光环境下稳定工作。
温控设计:工作温度范围-25℃~70℃,部分型号内置温控系统(如KILS-F31)。
三、主流品牌与型号推荐
进口品牌
SICK NAV3xx系列:高稳定性,支持多区域防护历史对话。
RoboSense RS-Bpearl:半球形视场角(360°×90°),专为无人叉车设计。
国产品牌
华翔天诚DE-4311:120°视场角,支持3个独立防护区域,兼容RS485/CAN总线。
科恩KILS-F31:270°扫描角度,内置16组避障区域算法,适配多种AGV机型。
海康HIKROBOT 103300312:原厂定制方案,适配仓储物流场景。
四、应用场景与选型建议
典型场景
物流仓储:激光避障AGV用于货架搬运(如背负式AGV500搭载激光雷达)。
制造业:汽车装配线AGV需±5mm精度,抗金属干扰的雷达优先历史对话。
室外场景:3D激光雷达可应对雨雾、低反射路面。
选购维度
稳定性:优先选择TOF型雷达,避免温漂和信号延迟(如温漂≤0.2%)。
性价比:国产型号(如DE-4311)价格约1-3万元,进口型号(如SICK)价格4万元以上。
扩展性:支持Modbus/CAN协议,便于集成控制系统。
五、维护与故障处理
安装规范
水平安装高度建议0.5–1.5米,避免盲区。
多雷达协同:叉车AGV需前2后1配置,万向AGV对角布置。
常见问题
误触发:清洁镜面灰尘,调整防护区域阈值。
信号衰减:避免金属遮挡,采用抗磁饱和设计型号(如JH-16型)历史对话。
总结
AGV激光避障传感器正向高精度、低成本、多线3D方向发展,国产型号在性能上已接近进口水平。选型需结合场景需求,例如简单仓储可选单线TOF雷达(如KILS-F31),复杂环境推荐3D固态雷达(如海伯森立体避障型号)。技术细节可参考厂商手册(如《AGV维护手册》历史对话)。